网站首页 | 加入收藏
安徽要闻 政务动态 国际 国内
文体娱乐 社会民生 地市 农业
安徽经济 招商引资 房产动态
财经信息 投资理财 汽车信息
安徽旅游 地理 历史
旅游景点 名俗 名人
信息速递 安徽名企 人物风采
商业讯息 魅力品牌 安徽特产
首页 - 投资理财
理财产品的六大猫腻
【添加时间:2012-11-21 8:28:46】【双击自动滚屏阅读】

  每个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“衣橱里的骷髅”,金融理财行业也不例外。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,这些行业也不乏一些或明或暗的潜规则或秘密,这些小把戏会把不明就里的投资者引入误区,如银行为销售理财产品往收益率注水、机构荐股实质盯上股民频繁买卖股票的交易佣金、保险公司借助各种讲座忽悠市民购买不适合自己的产品等等。本报将通过各种案例,为你揭开他们时常会玩弄的十个小把戏。

  1 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本金会损失

  案例:2007年1月份,一位投资者在某银行购买了人民币理财产品,申购金额10万元。该产品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,本金100%全额保证,可能最高收益率封顶为18%,最低收益率为0%。眼看该理财产品快到期,这位投资者致电银行的理财经理询问,却被告知产品的预期收益可能为零。这位投资者表示,在牛市行情中出现这样的收益让人难以接受。

  提醒:只给出预期最高收益率的保本浮动型产品,看似既能保证本金安全又有机会追求最大收益,但投资者购买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存在着保本到期日仅能收回本金,或未到保本到期日赎回而发生亏损的可能。

  保本型理财产品对本金的保证有“保本期限”,即在一定投资期限内(一般为3年或5年),对投资者所投资的本金提供100%保证。因此,投资者在保本到期日,一般可以收回本金;如果提前赎回,且在市场走势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,存在本金损失的可能。

  其次保本不保盈利。保本型理财产品的保本只是对本金而言,并不保证产品一定能够盈利,也不保证最低收益。此外,保本型理财产品对本金的承诺保本比例可以有高有低,即保本比例可以低于本金,如保证本金的90%,也可以等于本金或高于本金。

  2 短期理财产品收益水分多

  案例:有投资者国庆前在银行看到一款33天期限的理财产品,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4.2%,面对诱人的收益率,该投资者立刻认购。买后才知道,按照合同规定,这款产品到期日为9月29日,但理财产品资金至少也得次日到账,而今年国庆、中秋假期从9月30日开始,该产品的实际到账日最早也要到10月8日。业内人士称,根据“理财收益及理财本金在投资到期日与资金实际到账日之间不计利息”,33天年化收益率4.2%和8天的“0利息”综合计算,实际收益只有3.38%左右。

  提醒:理财产品的资金占用天数绝对不只是计息的那几天,加上募集期和到账日,资金的实际占用天数往往会多出5天至9天,长短不一的“资金募集期”和“清算期”利率一般按照活期存款利息或者不计息,摊薄了名义上的“预期收益率”,是收益率注水的元凶。因此购买短期理财产品,不能只关注它的实际投资期限,还要看资金的实际占用时间,以充分提高资金的时间利用效率。

  3 预期收益不是实际收益

  案例:最近媒体报道,烟台市民王女士听信银行的一位理财经理的介绍,称某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最高可以达到10%,比银行利率高得多,因为认购起点较高,王女士和她的几个朋友一起凑了100万,购买了该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。过了一年,不仅没多,连本都赔进去了,100万只剩下差不多91万,亏了9%。王女士经历了这次“理财”之后,很“受伤”:“我们哪里知道收益和预期收益的区别?这不是误导是什么?”

  提醒:2006年10月份,中国银监会发出警示:预期收益是银行认为的在“正常”的市场走势下获得的收益。银行都不具有保证支付义务,最终的实际收益率可能与最高或预期收益率出现偏差。实际上部分银行为了销售顺畅,在发行投资较激进的理财产品时,故意只公布最高预期收益率,投资者需注意预期收益率只是用于宣传的一个数字,它并不等于实际收益率。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,要有正确的判断,投资前一定要全面了解投资对象,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。

  4 提前还贷需预约排期

  案例:近日,市民黄先生反映,几年前他因购买房屋向某银行申请贷了17万元款,9月27日,他准备一次性将余款还清时,却遭到银行拒绝,表示如果要提前还贷,必须提前一个月向银行申请,在银行同意后才能提前还贷,对此,黄先生难以理解:“预约可以理解,为什么排期这么长?”黄先生认为,这是银行拖延时间以收获房贷利息的一种手段。

  提醒:提前还贷是一种违约,它打乱了银行的资金运转安排,而且许多贷款人多次提前还款,银行在受理该项业务时,需要付出额外的人力物力。更重要的是提前还贷在为客户省利息的同时,就等于银行减少利息收入。对于银行来说,增加贷款回收,也就增加了再次投资的压力和风险。在目前银行投资渠道非常少的情况下,提早还款,不是他们所乐意看见的。我国现行法规中没有对提前还贷的具体规定,这也是各家银行对于提前还贷设置障碍的重要原因。我国对拖欠银行贷款有严格的处罚法规,可对提前还贷却没有相应的优惠规定。由于提前还贷还要收费,如果有投资创业的机会,就没必要提前还贷,因为银行一般商业贷款利率要远远高于房贷利率,再贷款不划算,或者有其他投资机会,能拿到超过5%的收益,也没有必要急着还款。

  5 信用卡分期付款费用比利息高

  案例:看到银行推出的刷信用卡免息分期付款购电脑宣传广告,吴小姐刷信用卡分期付款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,事后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免息分期付款,实则比银行的正常贷款利率收费还高。“我买的电脑价格15600元,申请的是12期分期付款计划,根据银行规定,每期需要按照消费总金额的0.6%来缴纳分期付款的手续费。”吴小姐算了一笔账,自己每期需要支付本金1300元和手续费93.6元,12期分期付款共需交纳手续费1123.2元,而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,一年利息仅为898.56元。

  提醒:目前银行在分期付款业务上,打出的最大卖点无疑就是零利率分期付款,让不少人误以为信用卡分期付款是不用任何费用的。其实,分期付款虽然免息,但并不等同于免费,显然,消费者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。目前一年期贷款利率是6%,按大部分银行分期付款手续费率每期(即每月)0.6%—0.7%来算,折算到年利率一般都在8%左右,远远超过贷款利率。银行之所以大力推广分期付款业务,正是看中了其带来的丰厚手续费收入。

  不过消费者可以参加到信用卡与商户所推出的优惠分期活动,其分期的费率往往较低,甚至在厂商的贴补下会有零费率的活动,能真正降低我们的分期付款成本。

  6 失卡保障保障范围有限

  案例:郭小姐的钱包被偷了,钱包里的1张信用卡已经被人盗刷了5000多元。郭小姐听说过,信用卡“有失卡保障”一说。于是,她去办卡银行咨询相关情况。可最受打击的是,郭小姐竟然不能享受“失卡保障”。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负责人告诉她,“失卡保障”多针对非密码交易。小郭选择的是凭“密码+签名”的交易方式,这并不在银行提供的失卡保障范围之内。

  提醒:理财经理在推荐信用卡时,经常把“失卡保障”当作卖点。但持卡人没有被告知的是,信用卡的失卡保障针对的仅是签字消费,使用了密码的消费并不在列,且失卡保障在赔付时需要经过多道繁琐的手续。事实上,信用卡中心规定,使用密码的交易及网上交易、电购、邮购交易产生的损失,都不属于被保障的范围。原因在于,使用密码进行的刷卡消费,都视同持卡人的操作。因此,切不可以为信用卡拥有“失卡保障”就认为万无一失。

 

上一条:理财产品年收益率重回“5字头”
下一条:巧用信用卡积分变财富 如何让积分最大化?
 
图片信息
最新信息
建议及投诉邮箱:hww0551@126.com 值班热线:15056079090 意见与建议

皖ICP证:皖ICP备16016461号-2